想象一下,一份熱騰騰的外賣,在機器人的配送下,不僅能穿越城市街道,更能自主按下電梯、推開樓門,精準地將物品送達指定樓層甚至家門口——這并非科幻,而是蘇州工業園區企業推移機器人科技(蘇州)有限責任公司正在實現的場景。
在自動駕駛技術日益成熟的當下,其落地場景已廣泛延伸至多個行業領域,但人行道、自行車道、社區樓宇內部這些狹窄復雜、非結構化的“毛細血管”區域,傳統方案往往難以適應。推行科技精準錨定這一痛點,致力于開發輕量化、高擴展性的移動操作機器人。“真正解決末端配送的‘最后十米’,是我們的核心目標。”推行科技聯合創始人盧鷹翔說道。
破解難題的關鍵,在于對中國獨特場景的深刻理解,這里有著全球最復雜的配送環境和最龐大的騎手群體,推行科技敏銳地將其視為“數據金礦”,并首創了革命性的“騎手影子系統”。系統通過實時采集真實騎手的駕駛軌跡、路況信息和操作細節,構建了城市環境的“先驗知識庫”,為機器人的智能決策打下堅實基礎。2024年,該系統升級至2.0版,創新性地將騎手頭盔、外套轉化為動態捕捉設備,精細記錄開關門、裝卸餐品等動作,深度的數據挖掘直接推動了產品的革命性進化。
基于海量數據的“喂養”,推行科技實現了從“行”到“操作”的關鍵突破。在初代室外配送機器人“獨角獸”的基礎上,公司推出了具備精細上肢操作能力的Carri?Flex機器人,能夠自主完成“按按鈕—推拉—抓放”等復雜操作動作,有效打通了末端配送中的“最后十米”關鍵環節,顯著提升了機器人在室內環境中的交互能力與服務深度。
創新技術迅速在商業場景落地生根,早在2022年,推行科技就與京東達達快送達成合作,利用Carri系列機器人的小巧靈活特性,共同打造“商超門店直達用戶家門口”的全鏈路無人配送方案,并成功完成了山姆會員店訂單的“送貨上門”。目前,推行科技已與國內其他兩大外賣遞送平臺建立合作關系,其解決方案即將在北京大興機場、深圳寶安機場等高客流、高要求場景落地,為構建更高效、智能的城市末端物流網絡提供有力支撐。
“機器人能力的演進永無止境,核心依然是數據驅動。”盧鷹翔表示,公司將持續錘煉機器人的“上肢”交互精度,拓展應用場景的邊界。當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靈活穿梭于城市樓宇之間,將物品精準遞達用戶掌心,一幅由數據驅動、高效協同的城市物流新圖景,在園區的技術賦能下,正在逐步成為現實。
編輯 黃雨琳
2025年7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