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三角國家高新區聯盟實體化運作邁出新步伐!7月22日,2025年長三角國家高新區聯盟大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,通過構建品牌服務體系,設立重點產業專業委員會,簽約一批重磅合作,為推動長三角國家高新區創新協同、產業共進積極賦能。來自36家國家高新區、金融機構和企業的代表等參加會議。
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,也是經濟活力最強、開放程度最高、創新能力最突出的區域之一。2024年9月,由36家國家高新區共同發起的長三角國家高新區聯盟正式成立。此次大會,是長三角國家高新區聯盟“服務高質量發展”“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”從共識走向行動的關鍵一步。
會上,火炬中心長三角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用。該中心集數據駕駛艙、火炬大講堂、火炬會客廳于一體,具備路演、培訓、賽事三大功能,未來將持續賦能長三角高新區,提供全流程跟蹤服務,讓“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”在要素融通中深度咬合,實現區域能級躍升。
現場,長三角國家高新區培訓中心、長三角國家高新區聯盟秘書處揭牌。據悉,自聯盟成立以來,秘書處單位火炬中心長三角中心聚力培訓體系構建,已開展13場培訓活動,覆蓋來自長三角國家高新區的245名科技工作者,為促進“科技創新”向“產業創新”轉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。
為推動長三角區域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、促進資源整合服務,加強創新鏈、產業鏈、資金鏈、人才鏈深度融合與高效協同,聯盟積極推動分行業設置專業的協同載體——專業委員會。活動中,納米新材料、科技金融兩個專委會相繼設立。未來納米新材料專委會將聚焦信息共享與平臺建設、產業協同與技術攻關、政策研究與協提案、創新服務與生態構建四大重點工作,匯聚區域優勢力量,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全面融合,著力提升我國納米基礎材料產業韌性和安全水平。科技金融專委會則將聚焦輕資產企業融資難、研發風險保障弱、跨區域信貸壁壘高等共性痛點破解難題,推動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本實現更高效的對接。
活動中,建設銀行率先在長三角地區發布實施《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高新區產業集群金融服務方案》,推動金融服務全面融入高新區各類經營主體,促進“科技-產業-金融”良性循環,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。
中國人保財險與火炬中心長三角中心合作設計“火炬保”,緊貼當下科技創新發展需求,提供“投-貸-保”三位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,致力為科創企業在創新進程中提供風險保障,守護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。
火炬基金同時簽約落地。該基金通過“政府引導+市場運作+專業賦能”的三元架構,讓“耐心資本”真正流向技術突破的關鍵隘口,為硬科技企業鋪就從“首輪融資”到“產業騰飛”的跨江大橋。
當天,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跨界創新研究中心主任、中關村跨界創新聯盟理事長劉輝還帶來《從科技創新到跨界創新》的主旨報告,通過案例分享共話跨界創新賦能,為與會人員點亮融合發展的新思路。
在會前召開的長三角國家高新區聯盟第一次理事會議上,蘇州工業園區當選首任聯盟理事長單位。這既是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火炬中心對園區發展的充分肯定,也賦予園區新的光榮使命。園區將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部署和區域發展需求,不斷強化戰略引領、深化協同創新、拓展開放合作、優化運行機制,更好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。
會后還召開了火炬中心長三角中心聯席會議,共議火炬中心長三角中心年度重點工作,明確服務國家高新區核心使命,著力打造線上線下協同、要素高效融通的服務支撐體系。
編輯 顧雅芳
2025年7月2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