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31日凌晨,今年第8號臺風“竹節草”的中心離開蘇州,但仍有雨水影響。臺風期間,蘇州工業園區各級各部門聞“風”而動,眾志成城,奏響了逆“風”而行的交響樂。
市政服務:快速響應 保障城市公共設施穩定運行
作為城市運維的第一響應人,市政服務集團提前部署,強化值班值守和重點區域排查,以有條不紊的應急處置工作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公共設施穩定運行。
事實上,自7月28日起,市政服務集團即部署應急力量,加大巡查力度,加快應急處置。樹木倒伏,應急人員第一時間冒雨處置;路面積水,應急人員及時檢查雨水邊井,加快排水……截至7月30日15時,市政集團累計出動應急人員2298人次,車輛650車次,應急力量前置63處,清理雨水子2214個,排查城市道橋、涵隧及附屬設施164處,臨時封閉臨水平臺60處,處理圍擋及樹木倒伏等問題5處。
7月30日夜間,市政服務集團啟動防汛抗旱(臺)二級響應,值班人員密切關注信息化指揮平臺上的降雨量和風力指標,隨時觀察各重點易澇部位的監控畫面,時刻注意天氣變化情況,并隨時保持與巡查力量和前置力量的信息暢通。
當晚,市政服務集團累計出動人員1340人次、車輛435車次,排查城市道橋、涵隧及附屬設施56處,及時清理積水點、疏通雨水篦子、處置倒伏樹木及斷枝,及時保障環湖、地庫等信號、防護措施落地落實,通過技防加人防,確保全區道橋涵隧、泵站閘口安全有序運行。
街道社區:聯動處置 守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
“竹節草”攜風雨而來,園區各街道、社區也強化聯動響應、精準處置,堅決筑牢安全防線。
在婁葑街道,老小區東港新村一組團東106、107幢居民樓因地勢低洼、一樓無車庫緩沖,積水快速上漲至窨井蓋以上。接到防汛預警后,婁葑街道立即啟動應急響應,華葑市政搶修團隊一小時內抵達現場,架設抽水泵強排積水、清理排水口雜物、設置警示標識引導居民繞行,有力有序地助力居民恢復正常生活秩序。
受強降水影響,斜塘街道東景農貿公司下轄商業廣場出現了內澇。公司維修、保安等全員行動、通力協作,有的搬運沙袋,有的疏通污水管道,有的徒手清理雨水邊井雜物,有的轉移積水區域車輛,用最快速度遏制內澇蔓延,守護了商業廣場的設施安全。北極星商業街也突發污水管網溢出險情。依托區域雨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形成的“應急+長效”呼應機制,屬地社區與清源水業快速聯動,及時解決管網堵塞問題,有效控制了污水外溢情況,保障了商戶經營和區域安全。
唯亭街道下穿涵洞較多,為避免積水導致安全隱患,街道緊急抽調綜合執法隊員、市政物業公司等組成應急隊伍,24小時蹲點監測守護,及時清理落葉、碎石等堵塞物,確保排水管網通暢。小區里,社區工作人員也緊抓風雨暫歇的間隙深入排查,聯動物業及相關部門及時排澇、疏通,合力保障居民安全與小區秩序。
在勝浦街道菁華社區,社工、物業等提前扛來沙袋,堵住8棟架空層門縫,防止雨水大量灌入低洼區域造成積水。在負一層電梯前廳、地下車庫等關鍵點位,他們逐一檢查確認防汛沙袋供應情況,電動排水泵、集水井是否正常運作,確保設施設備經得住臺風暴雨的考驗。
在金雞湖街道貴都社區,社區工作人員針對二期車庫這一重點,聯合物業提前部署,精準施策,在車庫入口處,配備大功率抽水泵,以便及時排除可能的積水威脅,為業主的財產安全撐起“保護傘”。其他各社區也整合物業、志愿者等多方力量,聚焦地下車庫、雨污水井、排水管網等關鍵部位,加強排查、疏通和清理,確保雨情第一時間響應、險情第一時間處置。
公安交警:溫情守護 筑牢風雨中的暖心塔臺
“竹節草”來勢洶洶,給出行帶來極大不便。園區公安警力始終堅守崗位,風雨中疏導交通,保障道路有序,遇到受困群眾,及時伸出援手,提供暖心救助。
30日凌晨,臺風挾著風雨席卷城市,園區斜塘派出所突然接到聯動求助:一名八旬老人在轄區內迷路。經了解,老人從外區一路步行至斜塘,在風雨中不知走了多久。經過查詢,警方聯系上了老人家屬,及時與家屬團聚,老人踏上了回家的路。
同樣得到及時幫助的還有市民張女士。受臺風影響,張女士駕車過程中,因視線受阻、輪胎打滑卡到石塊而受困,只能報警求助。接警后,園區唯亭派出所警務人員迅速趕赴現場,冒著風雨協助推移車輛,最終成功幫助張女士安全脫困。
一抹抹藏藍身影點亮前行的燈塔,筑起溫暖防線,讓群眾在風雨里感受到安心與力量。
臺風呼嘯,風雨如注。園區上下以最充分的準備、最迅速的行動、最有力的措施,全力保障著這個城市的有序運行和居民的安居樂業。
編輯 顧雅芳
2025年7月31日